新闻资讯

返回

苏州大学教授团队在血液学方面取得新的重要发现

点击次数:508次     发布时间:2017/9/21 9:37:10

    上海恒远生物报道:来自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The disulfide isomerase ERp72 supports arterial thrombosis in mice”的文章,发现血管内ERp72是体内血小板集聚和纤维蛋白形成所必需的。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Blood杂志上,由于武艺教授团队完成,同时这一团队也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发表了另外一项成果:发现凝血蛋白kininogen是宿主对内毒素免疫反应的关键成分,从而揭示了抗内毒素血症的新靶点。

    武艺教授团队长期从事血栓形成的分子与细胞机制研究,先后对二硫键异构酶家族ERp57和PDI的作用与机制进行了系列性创新研究。在此基础上,其团队继续专注于血栓形成的关键科学问题,并进一步发现该家族ERp72对血栓形成具有更重要的调控作用,相关成果发表于《Blood》杂志上。该成果明确了二硫键异构酶家族ERp72的特异性作用及其作用位点,揭示了二硫键异构酶调控血栓形成的网络机制,并为认识血栓形成的启动过程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关键资料。与此同时,此项研究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的支持。

血管内ERp72是体内血小板集聚和纤维蛋白形成所必需的

     此外,武艺教授团队在血浆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内源性凝血系统)在血管生物学与炎症中的作用研究方面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杂志上。该研究发现血浆凝血蛋白-高分子量激肽原kininogen与内毒素呈高亲和性结合,kininogen缺陷小鼠对内毒素导致的死亡具有抵抗性,表型与TLR4、MD-2和CD14等内毒素受体的敲除小鼠一致,说明凝血蛋白kininogen是宿主对内毒素免疫反应的关键成分,从而揭示了抗内毒素血症的新靶点。

     此项研究同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和青年项目资助。在2017年德国柏林召开的第26届国际血栓与止血大会上,团队成员阳艾珍博士就这项研究作口头报告,并获得大会颁发的青年研究者奖(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这两项新的研究成果的发表,是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不懈进取、勇于创新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反映了血液中心已经筑建起具有国际水准的高效科研平台,将一如既往为未来血液学研究领域培养后继之才。上海恒远衷心祝愿每一位科研朋友的工作都能顺利进行,得到满意的结果。为了助力科研朋友们的实验,本公司即将借助国庆来临之际,举行有史以来*给力的促销活动。如需了解更多,欢迎来电详询!

 

联系我们

TEL:18221656311  点击拨打热线

* 产品名称:
* 您的称呼:
* 您的单位:
* 联系电话:
您的任何要求、意见或建议:
* 验证码:  
提交